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山银花造假的盛行?企业在“两花之争”背后各自都有怎样的考量?在“山银花”转身之后,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暗涌与博弈正在上演。
“金银花开来金银”。这句话,曾是2003年经历“非典”肆虐之后,被急速催热的金银花产业的生动写照,各地的金银花种植项目俨然成为造富工程。过去几年,广州药业、贵州百灵、哈药三精、太龙药业等知名药企也纷纷大手笔兴建金银花种植基地,旨在牢牢掌控原材料供应链。在2005年之前的28年间,山银花一直作为金银花的主要来源生长于南方地区,占据了七成的市场空间。殊不知,金银花更名的落定,却让原本意气风发的“南方金银花”产业及相关概念企业集体陷入了迷途。不同于此前五版的药典,2005年版、201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将“金银花”与“山银花”明确分列为两种不同的中药材,只有“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”才能称之为金银花,其正品来源由4种减少为忍冬1种,而“忍冬科灰毡毛忍冬、红腺忍冬、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”则被定义为山银花。这样一来,忍冬科几种植物均可当做金银花混用的历史就此改写。以金银花名称载入中药处方的各大药厂,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继续使用“南方金银花”了。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以“金银花”入药的中成药产品有451种,而冠名“山银花”的中成药只有寥寥14种。对于众多制药企业来说,山银花的改名更像是一场无所适从的劫数。金银花与山银花的一字之差,意味着企业要么需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,采购比原来价差几倍的金银花,要么顶风作案,继续使用廉价山银花替代高价金银花,掺假造假。而在此波正本清源的更名行动中,首当其冲的便是以王老吉、加多宝、和其正为代表的凉茶企业,被业内人士批评为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“山银花”与“金银花”之间的利益纠葛为何千丝万缕交缠不清?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山银花造假的盛行?企业在“两花之争”背后各自都有怎样的考量?在“山银花”转身之后,一系列不为人知的暗涌与博弈正在上演。
山银花曾是金银花据200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记载,金银花植物来源有忍冬、红腺忍冬、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4种,自1977年起,这种多来源的金银花在全国使用了28年。2005年《药典》修改后,将金银花分裂为金银花和山银花,山银花包含华南忍冬、红腺忍冬和一个新近扩大种植的灰毡毛忍冬,而金银花则单指忍冬。从此之后,南方金银花异名。事实上,在2010年之前,忍冬科几种植物都还被某些行业人士习惯称之为金银花,因为在《药典》中,对两种药材的“性味与归经”、“功能与主治”以及“用法与用量”的描述完全一致。因此,包括制药在内的各行业,实际中也经常混用两者。不过,2010年新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中则对金银花和山银花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明确区分,规定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为主,金银花干燥品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.5%,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.05%;山银花干燥品含绿原酸不得少于2.0%,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量不得少于5.0%。据悉,《药典》修改遵循“一物一名”的原则,意旨逐步解决中药材长期存在的同品名多来源问题。
依据微量元素含量及不同元素的相对比例,对金银花、山银花及其他同属近缘种忍冬的药性进行分析,结果表明,金银花药性寒,与文献记载一致;山银花则性温或热,与金银花药性相反。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在公开场合开腔表示,凉茶中如果使用了山银花,不但达不到其宣传的下火功效,反而会适得其反。而在加多宝、王老吉等凉茶宣传中,“降火”恰恰是其耳熟能详的卖点。于是,一向以“清热去火”功效自居的凉茶遂被推至风口浪尖,陷入欺骗消费者的质疑中,因其配方中标注的“金银花”可能含不实成分。对于金银花基地方面的质疑,广药官方人士向记者表示,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,不过,该人士强调,广药产的王老吉用量均是金银花,并无山银花的掺杂。
凉茶行业潜规则,在山银花“更名”、“掺假”等风波之后,广药在隆回金银花基地的建设实际上已经逐渐淡出了。“风口浪尖上,谁还敢明目张胆地采购山银花制作凉茶。”去年,中枪山银花“性热”质疑的凉茶企业王老吉和加多宝,旋即便发出声明否认在原料中掺入山银花。之后在国家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检查中,也没有发现山银花的迹象。“目前金银花的产量是明显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的,这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”。数据显示,我国金银花总面积约60万亩,常年总产量1.8万-2.0万吨之间。其中忍冬产量约6000吨,灰毡毛忍冬约14000吨。在中成药中,金银花年药用需求量约为一万吨,而以王老吉、加多宝、何其正等为代表的凉茶饮料行业年用金银花约为0.5万吨。以广药为例,其涉及用金银花投料的产品种类非常多,其对金银花的需求量,可见一斑。打着金银花概念的企业用料需求甚至高于实际产量,那多出来的“金银花”又是怎么来的呢?目前,“顶风作案”的企业并不在少数。“尤其在凉茶领域,多数企业采购金银花的数量实际上并不多,都是挂羊头卖狗肉,原料来源主要是产自广西、贵州、湖南等地的山银花。掺假售假这在业内并不是秘密,而是潜规则。”“不过,原本在2005年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,现在却要偷偷摸摸地做。其实也是有历史原因的。
南北金银花一开始是不做区别的,此前金银花更名引起了很大的争议,产生了很大的问题,一定程度上也打压了南方一些药企的利益。但目前,2015年版药典的修订,业界让山银花重回金银花类目的呼声也很高。如果未来新版药典又重新更名山银花,那之前矢口否认使用山银花力证清白的企业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?成本之殇:一字之别五倍价差,在药品、饮料、食品和日用等行业,出现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,或者采取金银花和山银花混用的方式,根本因素在于能够大幅降低成本,一切都是利益使然。目前,金银花市场上一级花的均价是115元一公斤,山东地区一公斤在110元左右,湖北是120-125元,河南封丘金银花在125-130元之间,而山银花的价格则要低很多,最好的也就45元一公斤,普通的,一公斤也就二十五六元。”一般规格的山银花和较好的金银花之间,价差最高可达五倍,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,原料采购成本就大大降低了。中间巨大的利润空间,诱使了一些企业以次充好。
药典更名会对医药行业的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,因为药品的处方成分备案必须与药典相对应。药物成分一旦改名,药品处方成分亦需重新备案。2006年,国家食药监局出台文件规定:对于被药典新更名的中药材,对照原来市场使用情况,“允许相关的中医药处方,依照新名字做相应的改变”。按照国家食药监局在2005年将山银花、金银花分列后出台的国家食药监注函[2006]69号、国食药监注[2006]59号等文件规定:对于被药典新更名的中药材,对照原来市场使用情况,允许相关的中医药处方,依照新名字做相应的改变。也就是说,存在这么一个变通的途径,只要生产中成药的厂家按照相关程序申请备案获批后,就可以将处方中的“金银花”改成“山银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