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系列知识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提取物百科 > 中草药系列知识 > 详细内容

中药行话中的三个典故

作者:博凯生物 来源:www.zytiquwu.com 日期:2016/5/13 9:12:45 浏览量:122 评论:0 标签:中药

中药典故

典故一、买中药为何称为“抓药”

  中药店的药柜上全是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,里面放着各种药材,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,手一里拿着戥(deng)子,另一只手从药柜上的小抽屉里去抓药。久而久之,人们把买中药就叫做“抓药”了。关于“抓药”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。
唐代药王孙思邈外出行医采药,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知道了有好药材的地方,他就不畏艰难去采,或进入深山老林,或攀登悬崖绝壁,或穿越河川峡谷。因为采的药材很多,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,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。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,他就特意做了一个围身,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,凡采到一种药材,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,使用起来也方便多了。
  一次,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。忽然听到前方一阵狗叫,赶到前来只见有一位妇女躺在地上,嘴里不断发出痛苦的喊声。原来这位妇女的小腿刚被狗咬伤,鲜血直流。孙思邈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,给这位妇女敷上,不大一会儿,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,疼痛也减缓了许多。她的丈夫赶来,见此情景,十分感激,忙拜谢药王的救治之恩。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,行医治病到哪里。他给病人诊治后,总是从围身的小口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把药材抓出来。
  后来,人们开药店,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,更便于分类取药,店主便仿效药王的办法,将药柜内做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,小抽屉里再隔出三个或四个方格,来放置各种药材。在每个小抽屉的外边都写上中药名称,以便记取,免于混淆。直至今天,人们把到中药店买药仍叫做“抓药”。
典故二、中药店为何称“堂”
  中国各地的中药店,大多称“堂”,比如北京的同仁堂、长沙的九芝堂、宁波的寿仁堂、济南的宏济堂、沈阳的天益堂、贵阳的同济堂等等。这种叫法因何而来呢?这是出自汉末名医张仲景“坐堂行医”的典故。
 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,年轻时从史书上看到春秋时名医扁鹊为人治病的故事,心里很感动,就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,尽得真传。后来,他官至长沙太守,当时伤寒等疫病流传,为了拯救黎民百姓,他边作官边行医,探索治疗伤寒的方法,不仅治好了许多病人,而且终于著成我国医药史上的一部医学杰作——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在为民治病时,他还打破官府的清规戒律,公然坐在衙门的大堂上行医,为病人诊脉开方,办公行医两不误,自称“坐堂行医”,以表示自己藐视功名、为民治病的决心。后人敬仰这位名医的高尚品德,就沿用起“堂”这个字,行医者都愿意把自己的中药店叫“某某堂”,意在要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、救死扶伤。
典故三、行医缘何称“悬壶”
  孙中山先生早年习医,在《革命原始》中自述“卒业之后,悬壶于澳门、羊城两地。”所述“悬壶”一词,本是中医对医生行医的雅称。说起这个雅称,还有一段神话传说。
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。一日,他在酒楼喝酒解闷,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,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。天色已晚,街上行人渐渐稀少,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。费长房看得真切,认定这位老翁一定是神仙。于是,他买了酒肉,恭恭敬敬地来拜见老翁。
  老翁知他来意,便领他一同钻入葫芦。他进到葫芦中睁眼一看,只见朱栏画栋,富丽堂皇,奇花异草,宛若仙山琼阁,别有洞天。在葫芦中,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,学得方术,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,他骑上飞出葫芦。返回故里时,他才知道家里人都以为他早死了,原来他在葫芦中的十余日在世间却已过了十余年。从此,费长房便四处行医,为百姓治病疗疾。从那时起,郎中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,便成了行医的标志。如今,虽然中医大夫的诊室里已很少见到“悬壶”,但“悬壶”这一说法却保留了下来。
更多新闻评论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中药提取物 | 加工合作 | 提取物动态 | 提取物百科 | 联系我们